产品展示

  • 首页
  • 产品展示
  • 《少年的你》杀死魏莱的不是陈念,而是魏莱父母,更是她高冷的妈

《少年的你》杀死魏莱的不是陈念,而是魏莱父母,更是她高冷的妈

2025-04-03 22:34:55


文|吴清浅

电影《少年的你》魏莱看似是陈念所杀,但往深里追溯真正杀死她的是她父母,更是她那自认为高人一等的、冷漠的妈。

当忍无可忍的陈念报警,说出魏莱一伙是怎么欺负胡小蝶以及胡小蝶是如何伤心无奈地哭诉后,魏莱一伙被传讯。然而并无真凭实据的警察尽管知道胡小蝶不是因为高考压力大而死,而是因为不堪魏莱等人的欺负才选择跳楼的,但并不能拿魏莱怎么样。

当魏莱对着警察郑易等情绪激动地说胡小蝶那样的家庭即使没跳楼,大学毕业后还不知道要工作多久才能挣个几十万,她就这样死了,她家里一下获得几十万赔偿还是值得的时,相信屏幕前的观众都感受到了魏莱的冷血和阴狠。而这番话从她口中说出也属正常,因为她也知道胡小蝶是因为她们无休止的欺负才去跳楼的,可她在看到胡小蝶的尸首后却没有任何一点儿的内疚,不但没有还把她的死当笑话,当成讽刺陈念善良的笑柄。

传讯中,当魏莱妈来电话时,原先还在得意忘形地说胡小蝶死得值的魏莱开始怕了,原以为她父母会把她大骂一顿,开启严教模式,结果正好相反。其父母不但没有责怪魏莱,反而责怪起警察来,魏母那高高在上,自认为优人一等,别人的未来远没有她孩子未来重要的话语让见多识广的警察郑易都觉惊讶。

《少年的你》杀死魏莱的不是陈念,而是魏莱父母,更是她高冷的妈

魏母自称她和魏莱的爸老教育魏莱什么事不能老像个孩子一样随便去做,什么样的人值得交往。还说别的孩子可以不考虑,但魏莱不能不考虑,理由是她跟别人不一样。说到胡小蝶之死时,还说对方家长什么身份,他们孩子的心理素质怎么就那么差,你们学校又该承担什么责任,这什么事都得讲究个真凭实据,这真要追究起来谁脸上也不好看。最后还说魏莱这孩子还是单纯,你说她不吃亏谁吃亏啊。

对魏莱被传讯一事,魏父自始至终一言不发。后来当魏莱去求陈念不要去告发她时,提到了一下自己的父亲,说其父因她复读的事已经快一年没跟她说话。而最后面对她的尸体时,魏父没有伤心,只有失望。

听完魏母那番话以及魏父的表现,相信都知道长相人畜无害、成绩好、家里有钱、父母有身份的魏莱会成为恶魔的原因了。

一是其母自视甚高,觉得她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有资格考虑未来,为了自己孩子的未来可以忽视别人孩子的死活。所以对胡小蝶的死没有任何同情,相反还觉得对方父母没钱没身份,其孩子不会有什么未来,且孩子就这么死了,说到底其心理素质差也要背锅。这态度跟魏莱被传讯时说的那番话又有何区别呢!不愧是母女,相信魏莱骨子里的傲慢就是其母所传。

二是过分溺爱、维护自己的孩子。魏莱都被举报欺凌到派出所接受问话了,魏母却依然坚持站在孩子一边,不问原因,不作调查,只一味地维护孩子。多少少年杀人犯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包括去年大连那个13岁杀死10岁女孩的少男。

三是面子比什么都重要。魏家的客厅里摆放着魏莱的各种荣誉奖状、奖杯,放在那么明显的位子显然是为了摆门面。而对孩子被问话的事实,魏母多少害怕此事牵连孩子,至少影响孩子高考。而她的孩子已经复读一年了,他们家的身份不允许魏莱再复读,所以轻松而又似乎很有道理地把胡小蝶之死的责任都归到死者及其家庭以及学校上面,认为胡小蝶之死不宜再追究,如继续追究谁的面子都不好过,觉得应该大事化了。是的,在魏母看来,别人家的孩子的命远不如她女儿的未来重要。

四是魏母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被魏莱的表面欺骗了,一味地认为魏莱单纯,丝毫看不出女儿看似单纯、甜美的外表下的阴险狠辣。而之所以不了解,想必是从未认真观察过自己的孩子,觉得孩子存在的意义就是给家里增光添彩。

qm球盟会网站

五是家庭冷暴力。魏父之所以快一年没跟魏莱说话恐怕不只是她复读那么简单,他应该也隐约感觉到了女儿的另一面,对此他们是有教育的,如魏莱求饶陈念时说的她妈教育她要跟善良的人交往,然而魏莱却不听教诲,一如既往地跟社会混混、校园恶霸一起。于是魏父才失望,不想再理会,看到其尸体那一刻也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所以没有悲伤,只有失望。

《三字经》里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是没啥毛病的,有的人之所以成为恶人是因为如魏莱这样,生长在一个不健康的环境里,久而久之,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最后就黄了。若不是父母的教育不当,学校的管教不严,社会及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胡小蝶不会死,陈念不会入狱,魏莱可能也不会死。而魏莱的死终究还是她根不好,如果不是母亲的溺爱、父亲的冷漠,她不至于走上不归路,有了那样的父母,即使没有陈念,后面还会有李念、张念,死是迟早的事。

特别声明:文字内容系原创,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